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新闻资讯 >

柯建刚:能否建立契约留学机制?

来源:未知编辑:仪仪2022-03-10 15:10点击:

 

昨天晚上,我的同学欧阳高光把我数落得无地自容。他说,您是澳门唯一一家全媒体机构的经营者,您能否在境外发声,倡导建立国家契约留学机制呢?老同学的责骂,直戳我心灵的痛处。那是2018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官方网公布,中国队连续四届与团体第一无缘,以199的总分获得第三名。第一名是美国队,212分,第二名是俄罗斯队,201分;并配发一张照片说明:奥数美国队赢了中国队。看了照片,中国人不高兴,美国人也不高兴。为啥不高兴?因为美国队6名队员全是中国人。当时我的感受,就是昨晚我的老同学骂我一样地痛苦。我憎恨自己太渺小,作为亚太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我没有能力制止中国人才外流的弊端……

据美国最新公告,中国目前在美国的留学生的人数高达72万余人,创下了在美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不得不说,中国人数还是挺多的,出去留学的优秀型人才更多,当然,这只是在美国的留学生而已。那么,中国在外国留学的学生到底有多少呢?其实在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都是在不断地增长。据最新消息,中国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已接近90万余人了。在这其中,美国就占了75%左右了,是一大半的人数啊,看来国际实力第一的美国还是很厉害的,其中科技发展、文化领域都是占着不错的优势,不断地吸引着我国留学生前往学习。此外,还有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也是有着不少我国留学生们的足迹。

中国留学生近90万的优秀人才前往国外学习,可是在外学习后,回归祖国,为国家奉献的就不知道多少了?虽然每年都不断地有优秀人才外出留学,但在这无形之中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国家栋梁。清华北大究竟有多少学生出国留学,又有多少学生学成未归呢?看一个统计数据:2019年,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其比例分别为68.4%和59.1%。中科大少年班迄今为止培养了5个院士,分别为杜江峰、庄小威、骆利群、张亚勤和顾建军,其中,4位留在了国外。少年班毕业的2700名学生中,91%以上考取国外大学研究生,至少100多人在国外名校当教授,大概有30%以上的人才滞留国外未归,谁之过?

疫情期间,1.5万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的消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孩子是无辜的,这么小的孩子根本还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像出国这么大的事当然是家长一手包办的。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都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低龄留学生。不仅要问,孩子这么小,一年花费40万,为什么还要送国外?显然,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长大了不会有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崇尚符合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的,很大可能这些孩子将来都会加入外国国籍为外国服务。因而,建议国家出台政策规定学生高中毕业年满18周岁才可以出国留学,如果硬要出国,可以移民海外。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众所周知,国外多少高科技项目均是我国滞留在那里的留学生创造的。如何控制这种被动局面,我曾鼓吹要建立国家契约留学机制;因为市场经济制度是典型的契约制度,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则是典型的契约型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社会契约机制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同样是典型的契约式经济制度,它的运行同样必须以经济契约为基本的运行机制,即一切经济生活必须以契约的形式来表现。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按照其内在的经济规律正常运行并不断得到发展。信息服务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必然也应当受到这种社会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契约信息服务”为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注入了经济与法律的细胞,使其得以更好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契约,即合意之意,又称合同;《牛津法律大辞典》把合同定义为:“合同是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设定合同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英美法系对合同最常用的定义为:合同是由法律保障其执行的一个允诺或一系列允诺。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是:“合同是可以依法执行的诺言。这个诺言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美国《整编契约法》第二次汇编的定义是:“契约乃为一个允诺或一组之允诺,违反此一允诺时,法律给与救济;或其对允诺之履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视之为一项义务”。当然,契约是双方自由的结合,契约的服务内容和目标充分反映了委托方的个性化特征与对服务自由的追求。契约规定了契约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相应地规定了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如此就形成了交往的秩序。契约交往方式在自由及秩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没有破坏自由,同时又维护了秩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由与秩序的冲突,使自由与秩序在契约交往方式中达到合理的统一……

行文至此,我想大声疾呼:迅速建立国家契约留学机制。当然,我这也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表现,但愿我们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有这样的提案!

(原载2022年3月10日《澳门晚报》A1版)

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