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币圈现实世界中,按理说大灰狼应该是交易所,是强势的一方;兔子应该是广大用户,是弱势的一方。但通过BCH分叉这个事情来看,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开放分叉交易对,新用户损失怎么办? 2017年10月,BTC出现分叉,分叉BT1和BT2,对于交易所来说,既然分叉了,就上两个交易对吧。所以当时几乎所有交易所都上了分叉币交易对——包括火币,并且把分叉产生的糖果分给了用户。 ![]() BTC分叉的结果,是BT2最终归零。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很多新用户并不知道交易的币种中,有分叉币这个东西,更不知道其中BT1、BT2有一个可能归零。所以当时大量用户开始维权。其范围几乎波及当时所有主流交易所。 “BTC分叉,为什么不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 “既然可能存在归零风险,为什么还要上交易对?” “我们资产归零,你们应该赔偿我们损失!” BTC分叉风波大概闹了两个月。其中最冤枉的,就是买了归零分叉币的那批用户。没招谁没惹谁,自己的财产说没就没。 这理所当然给交易所一个教训,以后遇到分叉币,要提示用户风险。一旦开放分叉交易对,这意味着用户有50%的概率资产归零。要慎行,慎行!! 但在BCH分叉重演以后,很多交易所并没有吸取这个教训。 不开放分叉交易对,不分糖果怎么行? BCH分叉重演,这一次澳本聪和吴忌寒直接站到前台PK了。 由于吸取上次BTC分叉的教训,再想到上次用户损失的教训,火币这次选择了不开放交易对。 11月16日,火币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警惕BCH分叉的风险,并提醒用户,BCH两条分叉链存在“重放攻击”和“归零”的隐患。在判断BCH分叉成功之前,火币上的BCH代表目前BCH分叉最长链。 ![]() 没想到的是,火币不开放分叉币交易对,同样一时之间引来了大量类似的攻击。。。 “别的交易所都开放了BCH ABC和BCH SV交易对,为什么你不开放?“ “分叉产生的糖果都已经到了平台,为什么你不给大家发?” “我们的资产自己有权做主,风险自担,关你毛事?” 其实,火币已经说的很明白,一旦防重放攻击问题得到解决,则视为分叉成功。届时会按照11月16日00:40的资产快照发放糖果,并放开交易。 从目前来看,BCH ABC和 BCH SV的糖果,都有可能归零,糖果有何意义? 但是,一部分主张开放分叉币交易的用户深层动机是,在不知道个分叉币归零之前,先倒手卖给下家,特别那些啥都不懂的新手和菜鸟。 可是,如果新手和菜鸟接手了归零的分叉币,他们找谁说理去? 应该说,在BCH分叉结果未明之前,火币不上BCH ABC和BCH SV交易对,更多考虑的是交易所信誉,以及全局用户的利益。 英国脱欧公投前,大批民众高呼:为什么要加入欧盟,这不符合英国利益!而英国脱欧以后,大批民众高呼:脱离欧盟是英国做的最愚蠢的事! 也许火币不必纠结,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决策。 从全局考虑,从公平公正原则考虑,是决策的一贯原则。 ![]() BCH ABC和 BCH SV的斗法还在继续,上了交易对就好?就对?有BTC分叉的前车之鉴,也许还有更多的投诉和维权在后头呢。 我们走着瞧!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