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国、日本、韩国外交部长聚首北京举行第九次三国外长会,这是时隔3年后将三国外长首次在长城脚下举行机制性磋商。王毅20日在古北水镇会见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及韩国外长康京和后表示,中日韩都是世界重要经济体,在当前单边主义盛行情况下,无论是出于三国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还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都应团结一致,共迎挑战。由于此次三国外长会正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区(FTA)谈判进程期待继续发力,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关键阶段,日韩贸易纷争如火如荼且双边军事合作面临解体,因此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中国作为东道主能否发挥斡旋作用,更被外界普遍期待。
长城脚下:三国聚焦区域合作再上一层楼
尽管这只是中日韩外长的三边和双边磋商,但是,由于三国本身的经贸和地域分量以及地区局势、双边关系和贸易摩擦硝烟四起的复杂背景,这次磋商不仅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内容相当丰富。中国外交部曾预告,三国外长将就中日韩合作、筹备第八次中日韩峰会,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韩国外交人士补充称,半岛无核化和自由贸易等问题也将被涉及。更多分析则预测,中国作为东道主且目前与日韩关系都处于稳定状态,也许会尝试扮演调解角色,说服日韩停止贸易摩擦而防止双边关系彻底滑坡,消除推进中日韩经贸一体化进程的新障碍。
按照惯例,除核心日程也即三方会谈外,三国外长还将举行双边会谈,而且会谈结束后,日韩外长还有可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为了营造融洽氛围,中国特意将这次会谈地点安排在北京郊区长城脚下的古北口,传达中日韩文化同根同源、现实利益密切攸关的启示,也不乏对三国以史为鉴、告别过去、面向未来的期许。
王毅20日晚对媒体称,“选择在长城脚下举办这次中日韩外长会,因为我们东方人能够解读万里长城蕴含的文化符号和文明密码。”他指出,中日韩三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既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从历史中走来,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回避历史,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开辟未来”。
此次三国外长会的特殊之处还在于,这是三国合作机制形成的第20个年头。1999年11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会谈,并启动了三国在10+3框架内深化和拓展合作的进程。此后,三国间建立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对话机制为支撑的三方合作架构,并在各个领域实施了大量合作项目。
但是,三国合作机制形成后成果不少,也并非没有遗憾,因为当初设想的领导人和外长的年度磋商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而实现定期化和连贯化。受双边关系影响特别是中日关系波动冲击,领导人与外长的三方会谈至今总共举行不到10次,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协定(FTA)的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去年以来,国际关系和地区局势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四处开打贸易战,并推卸安全责任逼迫盟友与伙伴多承担防务开支,引发日韩等国批评,也客观上强化了中日韩加强多边合作和推进自由贸易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朝核危机出现历史性的转圜机遇,并为东北亚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呈现乐观前景,中日韩重启谈判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识更加现实而迫切。更为重要的是,中日关系也逐步走出低谷,政治、经贸和投资关系日趋稳定,特别是双方达成了共同开发第三市场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为加强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扫清了障碍。
但是,关键时刻,日韩关系遭遇50年来罕见的倒退,再次给三方合作机制与进程蒙上阴影,真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作为本次三方会谈的东道国,中国对借助这一机遇推动、加快中日韩经贸合作一体化建设寄予厚望。王毅会前称,“三方合作要超越彼此的分歧和矛盾,致力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现在恰是我们加强合作的重要时机。”其实,这次三方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韩是否能尽快摆脱目前的经贸摩擦及其衍生的其他矛盾,否则,计划年内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谈都可能受到负面冲击。
日韩经贸摩擦出现后,双方曾数次磋商,均因分歧较大而谈崩。原本近期在东南亚某地举行的副外长级会谈也因提前曝光而被迫取消,表明日韩分歧依然较大,内部舆论气氛也不利于化解冲突。因此,这次北京三国外长会就更显得机会难得,各界都期待在中国斡旋下,日韩能够通过三边和双边直接会谈,结束贸易争端并使两国关系全面回到正常轨道。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容易,解铃还需系铃人——日韩政府的愿望才是关键。
日韩摩擦:看到拐点但仍未到达拐点
据韩联社报道,20日,韩国外长康京和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共同出席中方举行的晚宴,但是,二人没有进行交谈,21日的韩日双边会谈能否打破坚冰依然是悬念。当然,对于日韩而言,如果不在北京取得突破缓和摩擦与对峙,两国关系将可能进一步撕裂,后果将更加不可收拾。
24日,是韩国政府决定是否延长《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最后期限,韩国曾经威胁说,如果双方不能解决目前的贸易争端,韩国将不再与日本分享军事情报,也即将《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到期后将其埋入坟墓。20日,韩国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式的警告,即韩国将根据北京外长会的结果决定是否续约。
今年7月初,日本宣布对三种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含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及高纯度氟化氢加强审查与管制,进而卡住韩国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产业的命脉,因为这三种材料是韩国生产智能手机、芯片等产品的关键材料。随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抨击韩国违背两国签署的关系正常化文件,翻日本强征韩国劳工和慰安妇的旧账。韩国据此认定日本以出口断供来报复韩国寻求历史正义,是在错误史观指导下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表现,也是“经济侵略”,韩国从官方到民间迅即卷起一股日渐强烈的反日风潮,并从经贸领域的反击报复和抵制日货向断绝民间文化、体育交流和航运联系领域扩展。
由于韩国外贸对日本依存度极高,尤其缺乏替代其半导体材料的进口来源和贸易反制杀手锏,高分贝的舆论浪潮刺激了日本并引发后者进一步报复,于8月初又决定将把韩国从简化出口审批手续的贸易对象“白名单”移除,使其失去唯一入选亚洲伙伴的特殊礼遇。韩国迫于国家尊严和舆论压力,也于一周后宣布将日本从“受信任贸易伙伴”名单拉黑,并威胁将重新考虑与日本的军事情报共享合作,甚至可能抵制2020东京奥运会。
这场贸易战尽管损害双方利益并波及整个国际产业链和金融市场,但是,经济低迷的韩国受损显然更为严重,而且暂时难以摆脱被动局面。有鉴于此,在8月15日的“光复节”70周年全国讲话中,韩国总统文在寅转变态度,明确向日本伸出橄榄枝,强调“若日本刺客走对话与合作之路,我们愿意配合,并将与其一道打造公平贸易与合作的东亚”,他还祝福东京奥运会也能带来友好与合作的希望。面临一定外交和经贸舆论压力的日本,也曾一度有所妥协愿意放松对一种出口材料的限制,但总体态度更为淡漠,显然不如韩国那样急于改变现状。
21日,中日韩外长三边会谈及双边会谈已经开始;24日,《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即将到期;28日,日本将韩国从出口白名单删除的决定将正式生效。可见,这一周不仅是关乎日韩两国经贸关系,也决定双方军事合作及韩日美同盟铁三角关系走向,还将影响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前景和区域一体化合作未来。最关键的一个时间点,也许就是长城脚下的北京会谈,如果不能立刻、全部解开日韩关系死结,能缓和一步而留下活扣,也算是不幸中的幸事。
|
评论